孙女单位送花圈怎么称呼

  这位知友,孙子单位送花圈挽联可以称呼某老先生或某老太太千古(或安息)即可!比如可以称呼祖父(母)老人家,沉痛悼念XXX老人家千古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,谢谢。

  还有一种就是写出辈分、关系即可。父:先考;母:先妣;长辈:伯父、伯母;平辈:吾兄、吾弟;世交晚辈:世兄在花圈上,一般左为上,:(辈分)(尊称,诸如王公、李公)千古;右边:(送花圈者辈分)(名字)敬挽。例如:伯父王公千古;侄XXX敬挽!

  职工父亲去世,工会送花圈,挽联应该怎么写

  上联:只见三秋多苦雨

  下联:谁知六月别严亲

  常用的上半联:

  男用“千古”,

  女用“仙逝”“千秋”,

  烈士用“永垂不朽”,

  男女通用“逝世”,“仙游”。

  下半联:

  亲人用“泣挽、哀挽”;

  平辈用“挽、同挽”;

  晚辈用“拜挽、叩挽、敬挽”。 

  具体什么的可以去寿材店请教店主,他们经常写,懂得多

  亲家给您过世的父亲送花圈,一般自称侄,侄媳。称过世的老人叔叔。书面语叫太姻翁,自称姻侄姻侄媳。

  上联:只见三秋多苦雨

  下联:谁知六月别严亲

  直接称先生,后缀落款即可!

  你不会写这个,是怎么进工会的?

  所谓灵堂挽联,就是老人去世后,停棺的后面设的一副对联,这副对联的承办人只有一种,那就是去世人的儿子。

  所以,这个对联是以去世人儿子为同发点写成的,这副对联是两联相对应,也就是讲究个押韵对偶,平仄之间也有讲究。

  什么叫两联相对应呢?你比如“青山有雨应为泪,不求生前门弟贵,芳馨永留在人间”。

  “沧海无波难承哀,只愿逝后姓名香,莫带遗憾到黄泉”。

  我们看这个,它是上下都有联的,由于是黑嫂临时所写,所以难免会在对偶和对仗之间有差错,另外我个人能力有限,实在不太会写对联这些东西,所以大家将就看,主要是明白这种格式就行。

  当然了,这种灵堂挽联并不是只有这么一种格式,也可以是五个字,也可以是开头四个字,后面五个字,样式多变,形式多变,但总体思路不变,就是尽量去表达思念及去世人的高风亮节。
 

  一:父族称呼:

  (1)祖父之胞兄弟:称伯叔祖大人,自称侄孙。

  (2)父之胞兄弟:称伯叔大人,自称脉侄。

  (3)父胞兄弟之妻:称伯叔母,自称脉侄。

  (4)兄嫂:称尊嫂,自称夫弟。回称,贤叔,自称愚嫂。

  (5)侄妇:称贤侄媳,自称愚叔。伯父,回称伯叔翁。

  (6)弟妇:称贤弟妇,自称夫兄,回称尊伯,自称愚弟妇。

  (6) 祖母之父:称外曾祖大人,自称愚外曾孙。

  (7)祖母红豆博客之亲伯叔:称外曾伯叔祖大人,自称愚外曾又侄。

  (8)祖母之胞兄弟:称舅祖大人,自称愚甥孙。

  (9)祖母之胞姊妹:称姨祖母,自称愚姨侄孙。

  (10)祖母之胞脉侄:称表伯叔大人,自称表侄。

  (11)祖母胞兄弟之婿:称表姑父,自称表内侄。

  (12)祖母胞姊妹之婿:称姨表姻兄,自称愚姨表姻弟。

  二:母族称呼:

  (1)母之父:称外祖父大人,自称愚外孙。

  (2)母之内伯叔:称外伯叔祖大人,自称愚外侄孙。

  (3)母之姑夫:称外祖姑夫大人,自称愚姻内侄孙。

  (4)母之亲姊妹夫:称姨丈大人,自称愚姨甥。

  (5)母之脉侄女之夫:称表姊夫,自称姻弟。

  (6)母胞姊妹之婿:称姨表姊妹夫,自称姨表姻弟。

  (7)母胞兄弟:称舅父大人,自称愚外侄或甥。

  (8)母之亲表兄弟:称表舅,自称愚姻侄。

  (9)母之母:称外祖母,自称愚外孙。

  (10)母胞内伯叔母:称外伯叔祖母,自称愚外侄孙。

  (11)母胞兄弟之妻:称勐母,自称愚甥或愚外侄。

  (12)母服内侄媳:称表嫂或表弟妇,自称表夫兄弟。

  (13)母胞姊妹:称姨母,自称姨甥或姨侄。

  (14) 母胞姊妹之女:称姨表姊妹,自称愚兄弟。

  三:妻族称呼:

  (1)妻之曾祖:称岳曾祖大人,自称愚曾孙婿红豆博客。

  (2)妻之祖父:称岳祖父大人,自称愚孙婿。

  (3)妻之父:称岳丈大人,自称婿。

  (4)妻胞兄弟:称贤内兄弟,自称姊妹夫。

  (5)妻之母舅:称内大人,自称愚甥婿。

  (6)妻之表兄弟:称内表兄弟,自称愚表姊妹夫。

  (7)妻之亲表侄:称贤表内侄,自称表姑夫。

  (8)妻胞姊妹之夫:称襟兄弟,自称愚襟兄弟。

  (9)妻姑母之子:称内表兄弟,自称表姊妹夫。

  (10)妻胞兄弟之媳:称贤内侄媳侄,自称愚内姑夫。

  (11)妻胞姊妹之子:称贤姨侄,自称黍子婿。

  (12)妻母之母:称岳母大人,自称黍子婿。

  (13)妻之族母:称岳庶母大人,自称愚甥婿。

  (14)妻胞兄弟之妻:称姻嫂,自称姻侍生。

  (15)妻之外祖母:称姻外祖母,自称愚外孙婿。

  (16)妻胞姊妹:称贤姊妹,自称愚姨夫。

  (17)妻胞姊妹之婿:称贤婿,自称黍姨丈。

  (18)妻胞姊妹之女:称贤侄女,自称黍姨丈。

  (19)妻胞兄弟之子:称贤内侄,自称愚夫母。

  五:姻戚称呼:

  子之亲家:称姻台,自称愚弟。

  婿之伯叔:称姻兄台,自称姻愚弟。

  亲家:称姻翁老大人,自称愚姻弟。

  亲家母:称姻母老孺人,自称眷侍生。

  六:各亲称呼:

  (1)女之夫:称贤婿,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。

  (2)侄女之夫:称贤侄婿,自称愚伯叔。

  (3)女之子:称贤外孙,自称黍外祖(黍上祖母)。

  (5)姊妹之夫:称姊妹夫,自称内兄弟。

  (6)姊妹之子:称贤外侄或贤外甥,自称愚舅氏。

  (7)姊妹之翁姑:称姻太翁(母),自称姻晚。

  (8)姑夫:称姑丈大人,自称愚内侄。

  (9)姑母之子:互称表兄(弟)。

  (10)女之婿:称贤外孙婿,自称黍姻外祖。

  (11)姊妹之婿:称贤甥婿,自称愚内舅。

  (12)姑母:称姑母大人,自称脉侄。

  七:师友称呼:

  (1)业师:称老师,自称受业或学生(门生)。

  (2)业师之妻:称师母,自称学生。

  (3)业师之父:称太老师大人,自称门下晚生。

  (4)业师之母:称师太母,自你门下晚生。

  (5)业师之子媳:称世兄嫂,自称世愚弟世侍生。

  (6)业师之女:称世姊妹,自称世侍生。

  (7)子之业师:称老师,自称世侍生。

  (8)学生:称贤友贤世侄,自称友生。

  (9)学生之父:称仁兄,自称世愚弟。

  (10)同乡:称仁兄,自称乡愚弟。

  (11)把兄弟之父比如姓李:称李老伯父大人,自称仁侄或兰侄

  (12)把兄弟之祖父比如姓李:称李老祖父大人,自称仁孙或兰孙。